七年级语文上册诗词赏析

小编: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飘流他乡的游子已经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载着归客的 行舟也开始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诗人 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 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 阔大。渐渐 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潮平两岸阔”,“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 正一帆悬”,便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早起的诗人举目东望,只见江天一色,一轮红日从东方江海相接的地平线上慢慢升起,回眸西探,却见西边天幕上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早上升起的海 日预示着新的一年正在开始,春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脚步,悄悄渡江北上走进了旧年。“生”和“入”的选用,把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 之中, 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作者开阔的胸襟,抒发了其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绘出在秋色中,生机勃勃给人以诗意盎然之感。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前面的描写,是从海面上望去的。日月的运行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的;星光银河的灿烂,都好像出自这无垠的海洋。抒发了作者宏伟的政治抱负和建 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观气度。

这首诗写景由近及远,由实到虚,动静结合,虚实并用,层次分明,状 尽大海浩淼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实际上是极写诗人那如“沧海”般的情怀,抒发了诗人决心誓统中国的壮志豪情。“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句 句写景,实则句句抒情,诗词人把自己远眺大海时涌上心头的那种豪情壮志寄寓在景物的描写之中。

常见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1.比喻:作用: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2.拟人: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3.夸张: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4.排比作用::加强语势、语言气氛,使文章的节奏感加强,条理性更好,更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表达效果)。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同步练习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美术室工作计划(模板5篇) 学生硬笔书法活动心得体会(实用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