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精选

小编:

生活中我们从语文中品味语言的魅力。查字典语文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年级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遒劲(jìn) 遏制(è) 碣石(jié) 百舸争流(g?)

B.颓圮(q) 团箕(jī) 浮藻(z?o) 星辉斑斓(bān lán)

C.长篙(gāo) 青荇(xìng) 漫溯(shuò) 峥嵘岁月(zhēng róng)

D.寥廓(liáo) 琼葩(pā) 典押(yā) 忸怩不安(ni?n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寂寥 沦茫 风华正茂 意气风发

B.萧瑟 傍徨 凄婉迷茫 天伦叙乐

C.揣摩 脸颜 咄咄逼人 剑拔弩张

D.凌侮 荆棘 融会贯通 感人肺腑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包括"金砖四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同时希望,伦敦峰会能够 住保护主义并以发展中国家应对危机提供帮助。

②华纳终于不再犹豫 ,宣布在中国支持CBHD,这表明华纳已认可了CBHD各项技术指标,数字版权保护机制,并认为CBHD更适合中国国情。

③宝宝们发现,自己故意反抗,父母会出现表情转变,生气或是大声 。

A.遏制 彷徨 斥骂 B.遏上 彷徨 叱骂

C.遏上 彳亍 斥骂 D.遏制 彳亍 叱骂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该加大处罚力度

B.泰山的岱庙、曲阜的孔庙,都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它们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气宇轩昂,吸引着无数海内外游客。

C.滥杀藏羚羊的行为日益猖獗,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D.随着车辆购置税和附加费的降低,国人购买私家车的热情蔚然成风,国产汽车生产厂家竞相降价销售,竞争已趋白热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2008年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在北京揭晓,当选人覆盖了证券、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解读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2008年中国经济的和脉搏。

B."山寨"一词既然有了全新的解释和丰富的社会内涵,就不能有任何"匪"气,不能成为当做无视知识产权、制假贩假的挡箭牌。

C.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我国民营企业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十分严重,在改革开放30年中创造了巨人经济奇迹的广东民营企业能挺过这一关吗?

D.今年的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现代诗歌鉴赏

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礁石

一个浪,一个浪

无休止地扑过来

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

被打成碎沫、散开......

它的脸上和身上

像刀砍过的一样

但它依然站在那里

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1)试比较分析《礁石》与《大堰河--我的保姆》在表达观念、抒发感情方面的"形象"有何不同?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答:

(2)简要分析《礁石》这一形象。

答:

三、名句名篇(8分)

7、补写出下列诗句中的空缺部分。

(1) , ,谁主沉浮?(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2)曾记否,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3) ,不似春光,胜似春光, 。(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

(4) ,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替》)

(5)寻梦?撑一支长篙 。

四、语言表达交流

8、"艺术起于至微。"诗意总是体现在一些富有美感的细节上。请仿照横线的三句诗,再寻觅三个富有诗意的细节,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

诗 (宗白华)

啊,诗从何处寻?

在细雨下,点碎落花声!

在微风里,漂来流水音!

在蓝空天末,摇摇欲坠的孤星!

(1)

(2)

(3)

9、请你选择某一事物,通过情境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原作: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仿写:

10、仿照例句,从下面给出的事物中任选一个(也可以自己另选一个),分别从正面和反面立意,写出两个有寓意的句子。(4分)

例:月亮

正面:在清凉的夜里,总是你和最孤独的旅人作伴。

反面:因为靠别人而发光,所以白天不敢露脸。

选择参考:纸伞 彩虹 水草 云彩

所选事物:

正面:

反面: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22分)

召公谏厉王止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献诗。瞽献典,史献书,师箴,瞍赋,蒙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於是乎兴;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弗听,於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11、(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能弭谤矣 弭:消除、停止 B.是以事行而不悖 悖:违背

C.故天子听政 听:处理,判断 D.厉王虐,国人谤王 谤:毁谤

12、(3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告,则杀之 使工以药淬之

B.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常痛于骨髓

C.口之宣言也 吾得兄事之

D.三年,乃流王于彘 臣乃得有以报

1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亲戚补察 B.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C.口之宣言也 D.而后王斟酌焉

14、(3分)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召公是当时具有政治眼光的统治者之一,他已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

B.文章的重点是召公的劝诫之辞,说理运用"川壅而溃"的比喻、形象而贴切。

C.本文从正反两方面来论证对人民持不同态度的结果,很有说服力。

D.周厉王是个极其残暴统治者,对于敢指责他的人,他就派巫者去杀了他们,因此,人民都不敢说话了。

15、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译文:

(2)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於是乎出

译文:

(3)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译文: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古诗如酒

祝勇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一曲《关雎》,就这样出现在我们生命记忆的源头,也出现在华夏文明的源头。已经很难确认《诗经》诞生的确切年代了,究竟是哪一个不平凡的喉咙,最先吟出中国诗歌第一行嘹亮的音符,更是无从查考。每当读罢《诗经》,我常常不禁要问自己:为什么斑驳的岁月并未使《诗经》里锃亮的意象生出铜绿,无涯的空间更未令远古诗歌包含的丰富信息在传递过程中蒙受损失?当暗黄的纸页间错落的诗行成为我们灵魂的一部分时,当代诗歌,又为何离我们这般遥远?

与诗人共同生存在这个世界里,应当说是我们的幸运。诗,使灰黯变得多彩,使短暂变得永久,使有限成为无限,使腐朽化为神奇;诗,使生命中许多的不可能最终成为可能。诗使人类充分体验到情感的欢畅与智慧的奇谲。无数的新诗正散布在我们周围,如星雨、如花瓣,飘散在我们的日子深处。它们与我们相距那么近,伸手可触,然而又有多少人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是因为李白李贺李商隐都已在历史的尘烟里隐退,而浮华的现世,不再造就王维王勃王昌龄了吗?现在就下这样的结论,未免太匆忙了一点。唯一的解释,就是它们未曾经历时间的淘洗。一首诗若成为绝唱,是不能省略这一手续的。于是明白了,好诗的诞生,是天才与时间的共同结果,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

因为有了时间的距离,古诗里的字句,才化成水底的珊瑚,美丽而持久。所以《诗经》里的蒹葭,白露的痕迹依稀可辨;骆宾王的"西陆蝉声",依然如丝如缕;陈子昂的幽州台与温庭筠的五丈原,慷慨悲凉之气未改;而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与王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将同一个凉州,锁定在心灵的地图上。古诗如酒,存放得久了,便经历了一场美妙的发酵。我们要感谢酒师,同时更应对时间产生由衷的敬意。

在隔过了久远的时间后,我们再去读它们,已不再是普通的阅读,这些诗的年龄与生命力,使我们升起由衰的敬畏感。如同啜饮一樽古酒,每一滴不曾挥发的汁液,都是与时间抗争的结果,令我们不能不感到激动,不能不肃然起敬。这种"先入为主"的敬意,在阅读同代人的诗作时,是不常有的。

其实,既然诗是诗人灵智的闪光留下的痕迹,那么,构思的机巧,应当只有一次效用。就像对一部悬念小说的欣赏,应当是"一次性"的,迷底揭开之后,再去重读,恐怕就会失去初读的那份奇妙的感受。按说,诗也一样,名诗佳句,通过千遍之后,熟识到了不假思索便可脱口而出的程度,理应不再有任何新鲜的刺激吧,这似乎应是旧诗的劣势、新诗的优势、可是事实却不是这样。比如李太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比如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比如刘禹锡的"人世间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比如王昌龄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每次品读,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些诗中的名句是在诗人高度敏感的情感酒窖里酿制的,它们有足够的力量抵御心灵的麻木。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反复的吟诵当中,我们对世界对生命对完美对缺憾的体察一天一天地深化,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诗歌最终成为我们精神的源泉与归宿。读诗,赋予我们的生命以更深厚的意义,同时也使诗歌本身的魅力一次次地深化和升值。地老天荒,美人迟暮,只有诗,常读常新。诗不会老,就更不会死。在诗歌的低潮时期,我从未对诗失去信念,原因也正在这里。

16、第1段中的"生出铜绿"比喻什么?为什么作者说当代诗歌"离我们这里遥远"?(4分)

答:

17、第2段末,作者说:"而读诗,是需要一个时间的距离的。"无论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列举两条理由来说明。(5分)

答:

18、第5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每次品读名诗,"心灵都如初读一般悸动,每次都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4分)

答:

19、第5段中,作者说重读诗歌和重读悬念小说是有区别的,请据文意分析其区别主原因。(6分)

答:

七、作文(60分)

阅读下面一首小诗,请以"那时花开"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自选。立意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和套作。

初夏的清风吹过,那时花开了,你走过我的窗前,飘来阵阵清香。连蝴蝶也驻足了,来欣赏我心中的风景。如今的思绪,只为了那时花开。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年级语文上册9月月考试题,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高一语文9月月考试题精编(初高中衔接部分)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

2023年民兵训练实施方案实用 2023年市场监督培训心得体会范文(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