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小编:

本篇文章为同学们整理了,本套试题共包括两卷,试题中包括: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下面就一起来练习吧。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① 中国画是一个庞大的艺术体系,水墨画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简单地说水墨就是水与墨的融合,从物理的角度来看,水墨画就是用毛笔蘸着墨和水的合成物,描绘在宣纸上的一种绘画形式。

②据考证,唐以来,水墨画从诞生到不断地发展、提高、完善,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尤其是文人画的形成和兴盛,使中国水墨画备受时代的推崇,以致成为衡量东方绘画艺术水平的标准。传统水墨画即传统文人画,属于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一支,传统文人画是在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日益尖锐、文人士大夫为了逃避现实而寻求艺术寄托的社会背景下产生的;现代水墨画是举着反传统、反美学的旗帜出现的,它的根本出发点是打破传统。现代水墨在吸取西方的笔墨、色彩、造型等形式,在立足传统又改变传统的表现方式中应运而生,现代水墨画家吸收借鉴西方艺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③中国画受宗教影响深远,无论画家是不是士大夫身份,从盛唐开始,文人士大夫无不为脱离宗教与帝王的约束而奋斗,追求自由自在的发展。“悦人”和“足以为乐”是苏轼在《苏东坡集》中所说的绘画价值所在,绘画是画家用来寄托情感、抒发意气的,作为个人的爱好存在。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以禅论画时也说:绘画的目的是自娱以及表达情感,是纯粹的艺术表达,它的原则不是为他人服务,也不是为宫廷士大夫服务,它的主要阵营以文人士大夫、高人逸士以及虽身居高位但心存隐逸、又不是贵族的画家为主。艺术是纯粹的,以纯粹的艺术创作为目的,艺术就是艺术本身,是艺术家个体的事情,不再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这一观点与现代水墨画“为了艺术而艺术”的观点是一致的。

④ 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画家笔下所描绘的内容是不同的。传统水墨画家们希望通过绘画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在题材上大多为高山、梅兰竹菊之类。这些景物不单单是景色那么简单,而是代表了一种高尚的情操,象征了君子的清高文雅,其中有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苏轼“竹生时,何尝逐节生”。

⑤现代水墨画与传统水墨画相比较,在内容上更加扩大化,很多以往没有涉及的题材融入到现代绘画中,从整体看水墨画已经突破传统的符号象征体系,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新材料和新技法也被运用到现代艺术创作中,人们的传统审美经验因此改变,新的艺术空间和语言被开拓,艺术家们探求各种材料的新特性,寻找新的表现技法。综合材料的运用范畴因为现代审美意识的介入,变得更加宽广。现代水墨创新的表现手法和传统水墨的技法拉开了距离,现代水墨的表现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形式各异的风格流派也不断产生,现代水墨走出了一条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

(选自汪海燕《中国水墨的传承与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水墨画和现代水墨画的产生背景各不相同,但它们在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后,都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艺术道路。

B.中国画受宗教影响深远,从盛唐开始,一些文人士大夫开始为脱离宗教与帝王的约束而奋斗,追求自身自由的发展。

C.苏轼认为,绘画是画家用以寄托情感、抒发意气的艺术,它表现了画家的爱好,而其价值就在于“悦人”和“足以为乐”。

D.水墨面是用毛笔蘸着水墨混合物在宣纸上绘画的艺术形式,它在中国画的艺术体系中,地位重要,历史悠久,成就斐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董其昌认为,绘画的阵营由文人士大夫、高人逸士等组成;那些身居高位、心存隐逸,但出身于贵族的人不在其中。

B.董其昌认为绘画是纯粹的艺术表达,绘画的目的是自娱自乐或表达某种情感,它遵循“不是为他人(包括宫廷士大夫)服务”的原则。

C.传统水墨画家们大多通过高山、梅兰竹菊之类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大自然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D.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画家笔下所描绘的内容是不同的,现代水墨画与传统水墨画相比较,在内容上更加扩大化。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家们探求各种材料的新特性,综合材料的运用范畴 因为现代审美意识的介入,变得更加宽广,新的艺术空间得到拓展。

B.陶潜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苏轼的“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中的物象表现了一种高尚的情操,不再是景色那么简单。

C.现代水墨的表现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形式各异的风格流派也不断产生,这就使现代水墨创新的表现手法和传统水墨的技法拉开了距离。

D.现代水墨画的题材越来越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新材料和新技法也被运用到现代水墨艺术创作中。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严耕望: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

余英时

①1973—1975年,严耕望是哈佛燕京社的访问学人。那时他已在中古政治制度史的领域内卓然成家。但在这期间,他仍然孜孜不倦地苦读。每天早晨在图书馆前面等着开门,下午图书馆关门,他才离开。1979年春,严耕望应聘到耶鲁大学历史系担任访问教授。和哈佛时代一样,他天天早到晚退,伏案用劝。哈佛和耶鲁两度共学,我亲身体认到耕望是将全副生命献给学问的人,真正达到了“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的境界。他自己曾明白说过,他一生从不求多赚一分钱,也不想增加一分知名度,因此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以免浪费宝贵的光阴。1979年他在耶鲁的期间,正值大陆社会科学院代表团前来访问,我在家中接待代表团,邀请耕望与会,但他婉辞了,因为他坚守其“避开任何不必要的活动”的原则。这种“澹泊自甘、寂寞自守”的性格和他治学的勇猛精进、锲而不舍,恰好互为表里、刚柔相济。

②耕望的生命虽然彻底地与学问合一,但他既不是不晓事的书呆子,更无世人想象中那种专家学者的傲僻。相反的,在日常生活中,他是一个最通情达理并且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的人。无论是对他的家人、师友、学生或同事,他都抱着一份诚挚的情意:任何人曾对他有过一点帮助,他都永志不忘。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读他那些大著作的序跋,便可以获得生动的印证。在学问方面,他一向持严格的标准,决不稍有假借。然而他在摘发别人的失误时却从无例外地隐去失误者的名字。他曾说,他一向以道家自处而以儒家待人,这是恰如其分的自我解剖。他从不争浮名和权位,对于物质生活的要求也低到无可再低,宾四师说他的性格“似为柔退”,这些确可以说是近于道家的,然而也未尝不与儒家相合。他平常表现在外的是“柔逊”,但在大原则上却持之甚坚,内心自有不可逾越的尺度。

③耕望的研究领域是制度史和历史地理。他的著作无一不从规模浩大、笼罩全面的研究中产生。以《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而言,表面上看来似为一种概括式的专史,但认真的读者一定会发现,书中每一章每一节都有精密考证的创获。不过他所做的是地毯式的全面考证,而不像多数考证那样,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全面考证必须建立在两个先决条件之上:第一、事前有周密的通盘计划,第二、从计划到执行需要长时期的持续努力。据我的大略估计,《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的完成先后越二十年;《唐代交通图考》更是惊人,几乎是半个世纪了。耕望的著作初看好像只是中国传统考证史学的延续,其实由于他一直注意现代社会科学的新观点,他的论断已不是传统史学所能范围。他的《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汉卷》便已参考了一部《各国地方政府》的中译本,《唐仆尚丞郎表》从传统一方面看固可说与清代徐松《登科记考》同属一类而精密过之。

④耕望论现代中国史学家,特别推崇陈垣、陈寅恪、吕思勉和宾四师为“四大家”。他于四大家的优点则能兼收并揽:他的规模弘大承自宾四师,辨析入微取诸陈寅恪,平实稳健尤似陈垣,有计划而持之以恒则接武吕思勉。他在史学上终能达到通博与专精相反相成的境界绝不是幸致的。

⑤苏东坡说:“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现代中国史学界没有人比耕望更能自用其才的了。陆象山说:“今天下学者,惟有两途:一途朴实,一途议论。”耕望木讷寡言,终其身与“议论”无缘,他走的是彻头彻尾的“朴实”的道路。

(选自《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敬悼严耕望学长》,有删改)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严耕望一直注意现代社会科学的新观点,他的论断已超出了传统史学所能达到的范围,他的著作也不只是中国传统考证史学的延续。

B.严耕望终身致力于学问研究,他的每一项研究都经过精密、全面的论证,因此,他的著作问世都要经过多年甚至半个世纪的努力。

C.严耕望做学问“一向持严格的标准,决不稍有假借”,这说明严耕望在做学问研究时,自我要求很高,决不借助他人成果或资料。

D.弘扬严 耕望做学问的朴实精神,反衬出当下学术界浮躁和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以及在学术上贪图终南捷径的学者的浅薄。

5.如何理解严耕望“以道家自处而以儒家待人”?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4分)

6.请结合全文概括严耕望在史学研究上成就巨大的原因。(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树 下

铁凝

①自从儿子去北京念大学,一家人得全力以赴供应儿子每月的开销,老于连烟都戒了,哪儿还能挤出取暖的煤钱。又过了些时候,老同学项珠珠从省会调至老于的城市,做了这城市的副市长。自 此,老于和家人常在电视屏幕上看见她。

②老于的老婆说,这个女市长和你不是同学么,能不能跟市长说说,给咱们找两间有暖气的房。老于说,怕不好开这个口。此时全家正吃晚饭,老于盯住女儿的双手,手肿着,青一块紫一块的。再看看孩子的耳朵,也冻了。女儿前不久刚参加全省高中组奥林匹克语文竞赛,拿了个第二,回家后她对老于说,她的目标是北大、清华,非这两个学校不考。明年女儿高中毕业,最关键的一年,老于拿什么来支持女儿的关键时刻?也许真应该去找老同学项珠珠市长。

③老于家中无电话,第二天他特意早些上班,趁同事们还没进教研室,他给项市长打了电话。电话里的项珠珠很热情,但不啰唆,稍事寒暄,便问老于是不是有什么事找她。这边老于连连说着没事没事真没什么事,声音挺大,就好像谁说有事谁就是诬陷了他似的。那边项市长说有事也没关系只要她能帮忙。这边老于仍高声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

④这晚老于骑了五十分钟自行车,从城郊赶到项市长家。他被一个面孔清秀的小阿姨让进客厅.然后项市长出现了,和老于面对面落座在两张小沙发上。谈话一开始老于就觉得浑身燥热,他没有意识到,那是他穿了厚厚的棉袄、棉裤和棉鞋的缘故。在他那没有炉火的家里,他需整日这样穿戴,老婆和女儿甚至整日把毛线帽扣在头上。而在项市长温暖的家中,项珠珠就穿了一件薄薄的开司米圆领衫。老于一下子意识不到这些,他甚至看不见客厅里都摆列了些什么。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这些和老于无关,或者,越是置身此情此景,老于便越要使自己的谈话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他于是就谈文学。

⑤他想起中学时的项珠珠是喜欢文学的,初次把陀思妥耶夫斯基介绍给她的正是他老于。果然,如今的项珠珠对文学仍然保持着并不虚假的爱好,她很轻易地就说出了一大串当代作家的名字和他们的小说,并和老于探讨这些作家的作品。老于谈着自己的见解,他发现项珠珠脸上是信服的神态,她的表情使老于很满意自己,当他满意自己的时候便也开始焦虑:房子呢?房子的请求他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开口呢?他滔滔不绝地讲着,却也发现自己越来越无法对付自己,心中的另一个老于在同他捣蛋。他的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他谈话的内容越是高雅,他的房子问题就越是俗不可耐;他越是想说出房子的事,就越是说不到房子上去。他不知道他这是怎么了,他在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枪毙自己,他同情自己又痛恨着自己,可是他必须一直往前讲。

⑥时间已经十一点了,他的事还没说呢,可他已经没有理由再坐下去了。他站了起来,项珠珠也站了起来。以她的经验和洞察力,会猜出他是有求于她的,于是她又问老于真的没有别的事吗?没有没有没有真的没有……老于边摆手边大步向门口走,叫人觉得你若再问反而是你对他的不礼貌了。项珠珠没有再问。出得门来,老于的脑子很乱。他解开棉袄领扣,让冷风吹一吹他那燥热的心。他推起自行车在便道上走了几步,站在一棵龙盘槐下。他是来求项珠珠解决两间带暖气的房子的,可他一晚上都说了些什么呀!

⑦他不能再将这请求原封带回家去。他应该说出来,他必须得说出来,他鼓动着自己又朝龙盘槐靠近了一点儿,他把这棵树想成了项珠珠,他对着树说出了他那难以启齿的请求。他把满心的重负卸在了这棵树下,然后骑车离开了它。

⑧老于回到家时,已是夜半时分。他站在院子里没有立即进屋,因为他发觉自己又把另一个难以启齿的请求带回了家来:他准备请求老婆和女儿再也别让他去请求市长了。

(节选自《铁凝作品集》)

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 )

A.老于想请中学同学项市长帮忙却不好意思开口,但女儿正处于学业的关键阶段又让他觉得自己必须开口。整个故事就在这两种心理的交叉冲突中展开。

B.作者运用语言、神态、动作描写来刻画老于,如电话联系项市长时“声音挺大”,“高声坚持说没事”,显示出他说话时的自豪心理。

C.小说使用第三人称全知全能式的视角,灵活的叙述方式,平实细腻的语言描写,展现了老于内心矛盾复杂的斗争和辛酸无奈的心理。

D.看到项市长家房间阔大,地板很亮,果盘里的水果鲜美,杯中的绿茶馨香……老于自感寒碜,为迎合项市长的爱好,只好大谈文学。

E.老于最后对一棵龙盘槐倾诉,反映了知识分子维护自尊的心理,也直接批评了当今项市长之类的干部目中无人、脱离群众的现实。

8. 作品的第五自然段是如何表现老于的心理的?请简要分析。(4分)

9. 作品主人公老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

孙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人。中进士第,补赵州司理参军。跌荡自放,不守士节,然材猛过人。

时宰相吕夷简求 罢,仁宗优诏弗许。沔上书言:“自夷简当国,黜忠言,废直道,及以使相出镇许昌,乃荐王随、陈尧叟代己。才庸负重,谋议不协,忿争中堂,取笑多士,政事寝废。又以张士逊冠台席,士逊本乏远识,至隳国事。盖夷简不进贤为社稷远图,但引不若己者为自固之计,欲使陛下知辅相之位非己不可,冀复思己而召用也。陛下果召夷简还,自大名入秉朝政,于兹三年,不更一事。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虽尽南山之竹,不足书其罪也。”书闻,帝不之罪,议者喜其謇切。

知庆州。元昊死,诸将欲乘其隙,大举灭之。沔日:“乘危伐丧,非中国体。”徙秦州,时侬智高反,沔入见,帝以秦事勉之。对日:“臣虽老,然秦州不足烦圣虑,陛下当以岭南为忧也。臣睹贼势方张,官军朝夕当有败奏。”明日,闻蒋偕死,帝谕执政日:“南事诚如沔所料。”又迁观文殿学士、知并州。而谏官吴及、御史沈起奏沔淫纵无检,守杭及并所为不法,乃徙寿州。

诏按其迹,而使者奏:“在杭州,沔爱许明所藏郭虔晖画鹰图,明不以献。初,明父祷水仙大王庙生明,故幼名‘大王儿’。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在并州,私役使吏卒,往来青州、麟州市卖纱、绢、药物。官庭列大梃,或以暴怒击诉事者,尝剔取盗足后筋,断之。”奏至,乃徙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坐失察,皆被绌。 (选自《宋史列传第四十七》,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沔即捕按明僭称王/ 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B.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C.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D.沔即捕按明/僭称王/取其画/刺配之/及沔罢去/明诣提点刑狱/断一臂自讼/乃得释。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3分)( )

A.字,又称表字,旧时男子20岁时行冠礼,在本名以外另起表德行或与本名意义有关的字,而古代女子无需取字。

B.中堂,为唐、宋时中书省政事堂之简称,因宰相办公于此而成宰相之别名。今多指悬于客厅的一种书、画形式。

C.社稷,即土神和谷神,护佑农耕。古时以农为本,“本固则邦宁”,君主设坛祭祀二神,社稷遂成国家之代称。

D.学士,即求学之士或饱学之士,入朝多为顾问秘书之臣。唐、宋时设翰林学士之职,因接近皇帝,往往参与机要事务。

12.下列对于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孙沔敢于直谏。曾上书指斥宰相吕夷简推荐平庸之人担任宰相,孙沔也因此被贬谪。

B.孙沔不趁人之危。元昊去世,众人主张乘机攻打,但孙沔认为这样做有失国家体统。

C.孙沔假公济私。他在并州任职期间,私下役使官吏士卒,买卖物品,从中牟取私利。

D.孙沔性情残暴。暴怒时在公堂之上痛殴前来诉事的人;更有甚者,对盗贼使用酷刑。

13.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以姑息为安,以避谤为智,虽尽南山之竹,不足书其罪也。

(2)奏至,乃徙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坐失察,皆被绌。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①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②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①东坡:地名,在湖北黄冈,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冈时所写。②毂纹:水中细小的波纹。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上片首句点明了夜饮的地点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复醒、醒而复醉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寄情于纵饮的心境。

B.“归来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时间之晚,另一方面也从侧面反映了作者当时酒醉的情态。

C.上片后三句写家童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入眠,只好转而谛听江涛汹涌的声音,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无奈。

D.下片前两句写出了作者的叹息:遗憾自己总是身不由己,总免不了劳苦奔波,从而达不到真正的物我两忘的境界。

E.一叶小舟在作者眼前的江面上飘逝,不由得让作者感慨万千,希望能将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这广阔的江海。

15.清代王夫之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这首词中也有这样的词句,请指出来并作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严格地说,浔阳并非绝对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繁杂,实在难以入耳。白居易《琵琶行》中“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两句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2)《蜀道难》中李白通过,两句,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

(3)《岳阳楼记》中,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

第Ⅱ卷 表达题(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①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⑤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⑥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⑤⑥ D. ③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A.在很多人印象中,眼镜是从国外传入的“舶来品”。1972年,江苏邗江甘泉二号汉墓出土了一枚水晶放大镜,经鉴定,属于东汉后期,中国人已在享受眼镜之益了。

B.“雾霾”“反腐”“逆袭”等词成为近年来的热词。“雾霾”“反腐”,老百姓几乎天天都在谈论,但“逆袭”对许多百姓还是比较陌生的。

C.“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说我们理当坚持的只能是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何况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并不差。

D.网购包装纸箱浪费惊人,建立一个由政府主导的回收体系,提高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可以大幅提高纸箱回收利用效率,减少浪费。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我们曾说,中学生初学文言文时 ①不要依赖译文。②并不是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绝对不去参看译文。其实,③肯动脑筋,④不盲目机械地看待译文,⑤,只要译文不是太差,看着译文也无妨。有时候把译文跟注释对照起来揣摩学习,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方法。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这 如果 而且 那么 也

B 最好 当然 一旦 / 而且 就

C 一定 也 如果 并且 因此 /

D 尽量 / 因为 进而 所以 仍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5分)

人们常说“愁白了头”,一项研究显示,压力过大的确会令人早生华发。研究人员在老鼠试验中发现,当老鼠的皮肤受到紫外线照射而受损时,①。黑色素干细胞能产生黑色素,它是皮肤和头发颜色的来源,能保护皮肤少受阳光侵害。黑色素干细胞“转移”至皮肤是为帮助皮肤弥补紫外线照射造成的损伤。研究人员同时也发现,②,“迁徙”的黑色素干细胞数量越多。这就解释了为何压力大的人皮肤色素沉着会更多,也解释了③。令人沮丧的是,这些头发中的黑色素干细胞消失后,不会有新的干细胞来代替。

21.下面是某班级一次“分享阅读”活动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三条毛毛虫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一条河的岸边。当它们爬上河堤,河对面开满鲜花。第一条毛毛虫说“我们应立刻搭一座桥,抢在别人前尽情享受花蜜”;第二条毛毛虫说:“我们应造一条船,会更快到达。”;第三条毛毛虫说:“我觉得,还是等我们长出翅膀再过河。” 前两条毛毛虫怕错过时机,就各自按自己的计划行动。第三条毛毛虫则爬上大树,找一片宽阔的绿叶,在阳光下躺着美美地睡了两天。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长出翅膀,化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只一会工夫就飞到了对岸,享受丰盛的早餐。它到处寻找自己的两个伙伴,可怎么也找不到。后来才知道,第一个伙伴搭桥时累死了,第二个伙伴被河水冲进了大海。

对于本则材料,你有什么思考或感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标题自拟;不能脱离材料蕴含的意义范围作文,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1.B解析 “一些文人士大夫”错误,以偏概全;原文是“从盛唐开始,文人士大夫无不为脱离宗教与帝王的约束而奋斗”,应该是所有的文人士大夫。

2.A解析 错在两点。①少了“主要”。②“出身于贵族的人不在其中”曲解了原文。

3.C解析 “这就使”错,它使本项强加因果。“表现语言变得更加丰富”,“风格流派也不断产生”,不是“现代水墨创新的表现手法和传统水墨的技法拉开了距离”的原因,而是其表现。

4.(3分)C

【解析】 C.“决不借助他人成果或资料”,错,“假借”在此句是“宽容”的意思;

5. (4分)1)“以道家自处”是指严耕望“不争”“寡欲”的生活态度:性格柔退谦逊,不慕名利,甘于寂寞,对物质要求极低。2)“以儒家待人”是指他珍惜人情的忠恕心理:对人真挚、重情意、记恩,待人宽厚(各2分)

6. (5分)①淡泊名利、耐得住寂寞。②将全部身心都投入到治学中。③治学严谨,决不稍有假借。④治学勇猛精进、锲而不舍。⑤做学问既能延续传统又能吸纳新观点⑥能兼收并揽四大家的优点。(两点3分,无需结合文本举例,答对3点即得满分)

7.(1)AC(B并不是他有自豪心理,而是为了掩饰自己有求于人的一种自尊心理的体现。D.老于“自感寒碜”不准确,且文中说他谈文学是要“配得上这气氛和这气氛中的女市长”。E.“直接批评了……脱离群众”过于牵强,文中的项副市长并非“目中无人”,也不能直接看出她“脱离群众”这一点。)

8. (4分)文章第五段运用对比手法展示了老于既自尊又自卑的矛盾心理。①一方面,他要维护自尊,在项珠珠同学面前大谈文学,以显示自己的文学功底;②另一方面,他向项市长提出请求的欲望在潜滋暗长,于是才会“话题越是宽泛,他说出房子的可能就越是狭窄”,才会有“点点滴滴、一分一寸地折磨自己”的感觉。(总说2分,分析每点1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者亦可酌情给分)

9. (6分)①生活在底层而又自尊心极强的知识分子。现实生活中感到困惑,心灵受到损伤。②深爱自己的家人。为了供儿子念大学,老于连烟都戒了。想到今年是女儿高考的关键一年,他还是打算硬着头皮去找老同学请求解决两间有暖气的房子,以此来支持女儿。③做事犹豫不决。自认为难以向项副市长开口,为了家人还是决定去求项副市长;打电话给项副市长,但又坚持说没事,只是想见面聊聊;见了面又只谈文学,始终没说出房子的事情。(每点2分)

10.(3分) B(“沔即捕按明僭称王”,不能拆分;“断一臂自讼”,不宜拆分。)

11.(3分) A(“古代的女子有名无字”错,古代女子许嫁,及笄而字。)

12.(3分) A(“孙沔也因此被贬谪”错,皇上并没有治孙沔的罪。)

13.(10分)(1)以姑息纵容为安定,以逃避批评为明智。即使用完南山的竹子(制成的竹简),也不能够写完他的罪过啊。

(2)奏章送达,就将(孙沔)降为宁国节度副使,监司因为失察获罪,全部被贬。

14(1)C3分、E2分、D1分【C项“家童鼻息如雷导致作者无法入眠”理解错误,词中是说敲不开门,所以去听江声。D“从而达不到真正的物我两忘的境界”错。E项从上下文来看,“小舟从此逝”并非实写,而是作者超越现实的浪漫主义想象,是作者旷达襟怀的一种寄托。】

15(2)(示例)①上片叙述作者夜饮归来,敲门无应而“倚杖听江声”,作者置身于宁静、旷阔的大自然中,人世的得失荣辱仿佛被一笔勾销,令人感到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其中充满超然物外的理趣。②下片中“夜阑风静毅纹平”一句,既是写的夜深风停、水面平静之景,也是作者所追求的宁静安谧的理想境界的一种体现,是作者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解脱的愿望的一种表达。

16. (1)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静影沉璧

17.C

18.选C A项:结构杂糅,成分残缺。“属于东汉后期”前补充“放大镜”,“中国人”前加上“当时”。 B、主客颠倒。D“提高……意识”搭配不当,应为“增强……意识”。

19.A

20.①它们包囊中的黑色素干细胞会“迁徙”至皮肤(2分)

②压力越大(1分)

③为何压力过大会“一夜白头”(2分)

21.班级分享阅读活动将分组进行,各组要确定阅读主题和书目,并完成海报等作业;班内则将开展海报展示、笔记漂流等活动,并通过投票对各组阅读成果进行评比。(内容完整,给1分;归属得当,给1分;表述准确,给2分;语言连贯,给2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符合要求,可酌情给分;走出要求,酌情扣分。)

【写作指导】

1、破题分析

这是一则典型的寓言型作文材料。长途跋涉的三条毛毛虫,对开满鲜花的河对岸,充满了无限美好的憧憬,于是,它们希冀着身临其境,采摘歆享香甜的花蜜,并付诸行动。故事的结局发人深省,前两条凄然悲壮,一个累死,一个淹死,而那条美美地睡了两天的毛毛虫,却享受着丰盛的早餐。

对于寓言型的材料,审题立意的关键在于选取恰切的切入角度。可以说,在这则寓言中,三条毛毛虫、每一个寓言角色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可成为立意的参照,引发我们深层的思考。要善于抓住关键性的描述词语展开联想。如第一条毛毛虫搭桥的目的在于“抢先”;第二条毛毛虫造船是为了“更快到达”;第三条毛毛虫美美睡觉则是“等长出翅膀”。而这一“抢”,一“快”,一“等”之间,自会有无限的蕴含于其中,而所谓“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就不该在符合题意之列。值得注意的是,立意要达到准的要求,还需从整体上来权衡,并应关注到命题者的倾向性。可以说,从引文材料看,命题人对前两条毛毛虫是持否定态度的,而对第三条毛毛虫,则寄寓由衷的赞美,而这自然也透露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2、立意选择

综上所述,本材料可从以下方面立意:

①做事情要善于把握时机。②做事情要有度,不可急功近利。③等待是一种美丽。④做事情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扬长避短。⑤一个人要清醒地认识自我,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⑥不具备条件的蛮干注定要失败,欲速则不达。⑦做任何事情都要从实际出发。⑧成功源于积累、蓄势,厚积方能薄发。

3、立意辨析

在材料作文中,立意受限于材料,引文材料是立意的基础和出发点。审题时最忌讳的就是捕捉到似是而非的只言片语便灵感突现。而在这则寓言型引文材料中,稍不注意,就会陷入审题误区:如抛开整体感知立意为“为了实现理想,要有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精神。”如从第三条毛毛虫的角度立意为“磨刀不误砍柴工”“成功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如抛开“等与快”的关系大谈特谈慢的魅力等,都是有失偏颇的立意。

4、精彩入题

■民间有一句俗语是“慢工出细活”,我想,这慢绝非怠惰,而是一种积极智慧的沉稳。当我们能够静下心来,平息对理想的狂热追求,放慢脚步,多一些思考,少一些盲从;多一些冷静,少一些冲动;多一些积淀,少一些浮躁。坚信慢下来的厚积薄发所产生的影响力与创造性,一定远胜于急于求带来的悲剧甚至是灾难。

■三条毛毛虫有着相同的目标,但采取的方式却截然不同。前两条毛毛虫怕错过时机,于是,赶着建桥或造船,殊不知,宽阔的河岸、湍急的河流,岂是两条毛毛虫所能摆平。而明智的第三条毛毛虫,选择了等待,用看似慢的方式,飞向了彼岸,歆享到香甜的花蜜。由此看来,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稳中求胜。

■等待永远都是漫长的。毛虫等待破茧,成蝶才能到彼岸觅得最美的花蜜;种子等待春天,萌芽后才能沐浴灿烂的阳光;饱尝亡国之痛的越王等待机遇,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重拾旧山河,书写历史传奇;忍辱负重的司马迁等待机遇,最终著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名垂青史,令后世敬仰……可见,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就是等待,等待也是一种美!

■著名作家大仲马曾经说过:“人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等待’和‘希望’这四个字中的。”是的,人生充满着无数的等待,等待成熟的时机,这时机属于芳草的春,属于鸣蝉的夏,属于落叶的秋,属于暮雪的冬。静候良机,等待一切成熟伺机而动,等待一切水到渠成。一切待到成熟时,成功就会迎面扑来。

■不知从何时起,或是从年幼的咿呀学语,背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吧,或是年纪稍长时,读到鲁迅的“浪费时间等于谋财害命”犀利言辞吧,抑或是所爱的莎士比亚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忠告“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放弃他”……于是,人们在“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中争分夺秒,甚至欢呼着沉湎于机械的高速运转中,迷失了自我的方向。那么何不停下盲目求快的脚步三思而后行呢?

【佳作评点】

等待时机是一种智慧

三条毛毛虫都想去对岸采食花蜜,其中的两只怕错过时机,就按照各自的计划行动,结果双双落难。而晚于前两条的第三条毛毛虫却在“等”中完成了实力的蜕变,长出了翅膀,飞到对岸享受美餐。可见,后起步者不一定就是落后的一方,而往往是笑到最后的那一个。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对此我不敢苟同。成功不是先手者的游戏,而经常是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美。用实力的增长换取等待的时机,于恰当处厚积薄发。所以,等待时机是一种智慧。(起:概述引文材料言简意赅,适时提出论点“等待时机是一种智慧。”)

在纷繁复杂的局势前,保持一颗清醒明辨的心,去找寻最佳时机,从而占据优势。

58同城总裁姚劲波在创办公司前,虽一直有目标,但始终没有去草率地进行投资;当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时代,他也没有盲目跟进,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等待。当很多人、很多企业近乎疯狂地拥入互联网,又被无情地淘汰出局,许多专家预言互联网将会持续低迷时。姚劲波却敏锐地发现商机,投资入市。他以明辨的心智和锐利的眼光带来了企业巨大的机遇,赢得了58同城强劲发展,使其最终成为高科技网络企业中的佼佼者。

晚”起步的人并不意味着成功“晚”,而是在等待成功的契机,这往往是“后来者居上”的成功模式。时机的把握是对整个局势的掌控和驾驭,是成熟心态的体现,是一种明辨睿智的技巧。也许眼前的局面纷繁错杂,但只要我们擦亮双眼,等待时机,用心去感悟那接合点的契机,那“拨开云雾见月明”的画面便会在眼前展开,成功近在咫尺。(承:承接上文,联系现实,以姚劲波的事例论述等待时机是“保持一颗清醒明辨的心,去找寻最佳时机。”)

等待时机,决非坐以待毙,而是在忍耐中积攒力量,充实自身。

牛根生曾是伊利集团的总经理,心中一直有着创办属于自己的公司的梦想。当年,他被总裁郑俊怀扫地出门后,他没有贸然行动,而是回到了北京大学进修,整天骑着破旧的自行车穿梭于各个教室之间,重新审视在伊利16年的各种经验和教训,让原本在企业中形成的应激反应模式转换成理性的思维模式。经过在北大的沉淀与升华,“蒙牛王朝”的宏伟蓝图在心底酝酿成熟。最终一飞冲天,在雄厚实力的引领下,他创立的蒙牛,成为中国奶制品企业的领头羊,他也成为“全球捐股第一人”,入选“影响中国生活方式10大人物”,等待的智慧被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与人生的博弈中,实力无疑是最重要的。任何有利的时机也无法被缺乏实力的人抓住。所以,要在等待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像毛毛虫长出翅膀一样,用更加深邃的思想和内涵增加自身积淀,完成蜕变。那么成功总会在最适合的那一刻绽放出原本属于它的绚丽。 (转:用牛根生的突出事例,由寻找时机转入“等待时机,决非坐以待毙,而是在忍耐中积攒力量,充实自身。”)

等待时机,是一种智慧,真的!(合:用简洁精炼的一句话总结全文,强劲有力。)

译文:孙沔,字元规,越州会稽人。中进士,补(正式担任)赵州司理参军。性格放纵狂妄,不遵守士节礼义,但是才能与凶猛的性格超过一般人。

当时宰相吕夷简上书自求罢免,仁宗下诏书褒奖,没有答应(他)。孙沔上书说:“自从吕夷简当宰相,废黜罢免说忠言走正道的人,等到他以使相的身份去镇守许昌时,就推荐王随、陈尧叟代替自己担任宰相。(王随、陈尧叟)才干平庸却担负重任,(他们)的谋略与议事不和,在中堂之上忿怒相争,被百官取笑,(导致)政事被搁置荒废。又用张士逊担任宰相,士逊原本就缺乏远见,以致于对待国事懒散、懈怠。吕夷简之所以不推举贤能的人来为国家做长远的打算,只推荐不如自己的人作为巩固自己地位的计策,是想让陛下知道宰相的位子非他不可,希望再次想到他而征召任用他。陛下果真召令夷简回来,自吕夷简(吕夷简曾在大名为官,在此代指吕夷简)执掌朝政,到如今已经三年,没有更改一事。把姑息纵容当作安定的(手段),把逃避批评当作明智(的举动)。即使用完南山的竹子(制成的竹简),也不能够写完他的罪过啊。”看过奏章后,皇上帝没有加罪于他,议论者喜欢他的正直恳切。

掌管庆州。元昊死后,将领们想乘着这个机会,大举消灭元昊的国家。孙沔说:“乘人之危攻打有丧事的国家,有失中国的体统。” 调任秦州,当时侬智高反叛,孙沔入朝觐见,皇帝用秦州的事务鼓励他。孙沔回答说:“我虽然年纪大了,然而秦州的事不用陛下担忧,陛下应当以岭南为忧。我观察到岭南贼寇的势力正嚣张,官军早晚会有打败仗的消息上奏。”第二天,奏报蒋偕战死,皇帝对执政大臣说:“岭南的事确实如孙沔所预料的那样。”又升任(孙沔)为观文殿学士、执掌并州。但是谏官吴及、御史沈起上奏孙沔荒淫放纵不加检点,主管杭州与并州时所做的事不符合法度,于是将(孙沔)调至寿州。

皇帝下诏令审查他的行迹,使者上奏:“在杭州,孙沔喜爱许明所收藏的《鹰图》,许明不愿意献(给他)。当初,许明的父亲在水仙大王庙祈祷才生了许明,因此小时候叫‘大王儿’。孙沔立即以僭越称王的罪名抓捕了许明,拿走了《鹰图》,并将许明刺字发配。等到孙沔罢去后,许明到提点刑狱处,断一条胳膊为自己诉讼,才得以释放。在并州,孙沔私自役使吏卒,往来青州、麟州买卖纱、绢、药物。在公堂之上摆放大棒,有时因为暴怒而痛殴前来诉事的人,曾经剔取盗贼的脚后筋,将其弄 断。”奏章送达,就将(孙沔)降为宁国节度副使,监司(负有监察责任的官吏)也因为失察获罪,全部被贬。

热点推荐

热点推荐

上一篇:关于八年级上册语文十五从军征教案范例

下一篇:2022小学四年级专题教育教案教学计划最新